一、项目背景
传统厂区管理面临 “经验依赖” 与 “信息孤岛” 双重困境:
二、技术框架
系统采用 “端 - 边 - 云” 三层架构,融合多维度技术能力:
1.数据采集层:通过无人机测绘、激光雷达构建毫米级三维地图,集成 CAD 图纸与 IoT 设备数据,形成全要素地理信息数据库;
2.定位引擎层:
三、功能介绍
1.全场景高精度定位
系统整合北斗、蓝牙、UWB 等多源定位技术,实现厂区室内外无缝衔接的厘米级定位。例如,在车间场景中,工人佩戴的定位标签可实时显示位置,结合电子围栏自动触发设备巡检提醒;物流车辆通过车载终端实现动态路径追踪,解决 “找路难” 问题。
2.智能路径规划与导航
基于 AI 算法的路径引擎可根据实时路况、设备状态自动生成最优路线。例如,当货车接近卸货区时,系统同步推送车位空闲状态、限高标识等信息,并通过语音与 AR 实景叠加引导精准停靠。支持跨楼层导航与临时路线调整,满足紧急物资调度需求。
3.安全风险主动预警
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划分危险区域(如高压设备区、叉车作业区),当人员或车辆违规进入时,系统实时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告警至管理后台。结合历史轨迹分析,可识别高频违规区域,辅助优化安全管控策略。
4.可视化数据驾驶舱
管理后台提供热力图、设备利用率报表、能耗分析等可视化工具。例如,通过物流车辆停留时长分布,可快速定位仓储瓶颈;通过人员动线分析,优化车间工位布局,提升空间利用率。
5.多终端协同与系统集成
支持 Web 端、移动端、车载终端多平台同步,实现跨部门协作。例如,访客通过微信小程序获取自助导航,同时系统自动向安保部门推送来访车辆轨迹;与 OA 系统集成后,工单派发与执行状态可实时关联位置数据,提升闭环管理效率。
四、应用效益
1.物流效率提升:通过智能调度与路径优化,显著减少车辆空驶与等待时间,降低人力引导成本;
2.安全管理升级:电子围栏与实时告警机制有效降低违规行为,结合数据分析提前识别风险隐患;
3.决策智能化:通过历史轨迹与能耗数据挖掘,辅助优化厂区布局、设备维护周期与能源分配策略;
4.数字化转型支撑:系统作为厂区数字孪生的基础模块,可进一步扩展至能耗管理、资产追踪等场景,形成完整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。
五、结语
厂区地图导航系统不仅是一套工具,更是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入口。通过三维地图建模、多源定位融合与 AI 决策,它将物理厂区转化为可计算、可优化的数字空间,为管理者提供 “上帝视角” 的全局掌控力。在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加速渗透的当下,部署这一系统已非 “选择题”,而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 “必答题”。选择智能导航,即是选择用技术重构效率,让每一寸厂区空间都创造价值。